上个月我在内蒙古根河湿地露营时,半夜被一阵凄厉的“鬼哭狼嚎”吓醒——手电筒一照,水面浮着两只红眼黑鸟,脖子一伸一缩地发出哀鸣。同行的老猎人笑了:“这是潜鸟(loon)求偶呢!你当闹鬼了?” 说实话,90%的人根本分不清潜鸟叫声和野兽嘶吼,甚至有人因此报警说发现“水怪”。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说说:如何通过5种标志性叫声,快速判断这群“戏精鸟”的真实意图。
潜鸟最经典的颤音嚎叫(Tremolo Call),常被误认成郊狼或狐狸。其实这是成年潜鸟的“单身宣言”:
短促高频版(约1秒):相当于鸟类版“在吗?”——试探附近有无同类
绵长颤抖版(3-5秒): 类似人类喊“我~在~这~里~啊”,带回声效果可传3公里
去年加拿大观鸟协会做过实验:在湖边播放Tremolo录音,20分钟内吸引6只潜鸟靠近。所以啊,下次野营听到这种声音,与其害怕不如掏手机录音——说不定能招来一群“求职者”找你面试!
如果你听到类似人类冷笑的“Ha-ha-ha-ha”,恭喜解锁Yodel Call!这是雄鸟的地盘防御信号:
音调忽高忽低像走音的萨克斯
每只雄鸟的Yodel都是唯一“声纹”,邻居一听就知道是谁在示威
2019年黄石公园有桩趣闻:护林员发现某湖区的潜鸟总在凌晨3点狂笑。装红外相机才发现,原来浣熊家族每晚偷吃潜鸟的鱼,鸟夫妻气得用Yodel骂街……所以说动物的脏话可比人类有创意多了。
幼鸟的Contact Call最容易被忽略——轻柔的“喵呜”声像小猫撒娇。但根据阿拉斯加鸟类研究站的记录:
单音节“喵” :幼鸟说“妈我在这”
带颤音“喵~呜~” :表示“有老鹰!快潜水!”
我见过更绝的:某博主把幼鸟遇险录音设成手机铃声,结果他家猫每次听到都冲去鱼缸捞“落水鸟”……(潜鸟幼鸟确实长得像毛绒水獭)
下次野外听到疑似潜鸟声,快速三步排查:
听时长:超过10秒的连续鸣叫→排除(潜鸟最长单次叫6秒)
看环境:城市公园或稻田→排除(只栖息深水湖泊)
辨音色:带气泡音或金属感→可能是潜鸟(其他水鸟多清脆鸣啭)
去年我带学员在长白山实训,就用这方法半小时锁定3组潜鸟家庭。有个姑娘感叹:“原来它们吵架像用方言rap打架!”(注:指Wail Call求偶二重唱)
每次在野外录到新的潜鸟叫声,我都会想起生物学家戴安的话:“人类总幻想动物语言如童话般美好,其实它们开口全是为了活下去。” 下次再听见怪声,别急着害怕——打开录音软件,你或许正见证一场跨越物种的生存直播。需要完整叫声库?私信我发你整理的《全球潜鸟方言合集》.mp3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