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叶老师,您推荐的股票又跌停了!”——去年一位读者给我发来私信,附上聊天截图:某“叶荣添弟子”在收费群里信誓旦旦保证某科技股一周涨20%,结果三天暴跌30%。这种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?十年前自称“叶荣添”的24岁“股神”靠两次精准预测走红,最终却被扒出身份造假、操纵舆论、私募敛财的真相。今天我就结合亲身踩坑经历,聊聊如何识别这类“炒股大神”的套路。
▶ 骗局核心:华丽包装下的“三无产品”
无验证的“神预测”
当年“叶荣添”成名的关键,是2009年7月精准预言有色金属板块领跌。但媒体调查发现,他博客里大量“预测成功”的记录存在删改痕迹——比如先发布模糊结论,等市场走完再修改成精准描述。这就像赌场魔术师的障眼法,只给你看赢钱的赌局,输钱的早藏桌底了。
无资质的“私募盘”
最狠的收割发生在他成名后。山东创世纪公司刚注册,就向粉丝兜售100万起投的私募产品,入场费还得先交2000元“押金”。讽刺的是,这家公司连证监会备案都没有,所谓“操盘团队”被证实是临时招募的销售。我认识的一位阿姨抵押房子跟投,最后血本无归时,对方早已注销公司跑路。
无人设的“变形记”
同一家媒体两次采访,“叶荣添”竟给出三个版本的身份:先说是云南大学金融系肄业,后改口云南财经大学,最后又变成“上投摩根前操盘手”。更离谱的是,这些机构全查无此人——连毕业年份都从1980年偷偷改成1986年。这种随时切换的人设,本质是怕被戳穿的应急补丁。
▍血淋淋的教训:股神倒台史就是散户血泪史
▶ 三招撕下“股神”伪装
1. 查备案比查战绩更重要(针对私募陷阱)
现在遇到荐股大师,我第一反应是打开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”官网查备案。真正合规的私募,公示信息精确到基金经理履历和产品编码。比如某知名私募大佬的产品代码S开头的,直接暴露是“野鸡盘”。记住,敢收钱却不敢公示的,九成是骗子。
2. 用回溯工具验证“神预测”(针对虚假战绩)
推荐个笨办法但管用:把“大师”的预测帖复制到“Wayback Machine”网站,能查看网页历史版本。去年某财经大V吹嘘提前预判新能源大跌,结果一查存档,原文写的其实是“光伏板块有长线机会”。这种打脸现场,比任何防骗教程都直观。
3. 警惕“三无条件”的承诺(针对高收益骗局)
真正在私募干过的朋友跟我说过行规:敢承诺保本、敢说稳赚、敢收预付金的,直接拉黑。正规机构合同里一定写着“不保证本金安全”,这是证监会铁律。反观“叶荣添”们,动不动喊“跟投百万翻倍”“亏损包赔”,本质和赌场放贷没区别。
说到底,股市里哪有什么“神”,只有不断进化骗术的演员。下次看到天花乱坠的荐股帖,不妨默念巴菲特那句老话:“如果你在牌桌上找不出谁是傻瓜,那你就是那个傻瓜。” 记住,真正能帮你赚钱的,永远是自己的常识和风控纪律——而不是某个姓叶的大师。
(配图建议:“叶荣添”三个身份版本对比图 + 基金业协会备案查询页面截图)